发布时间2025-07-20 11:41:26 来源:小编 阅读次数:次
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更加壮大◆■■。上半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4★★■■◆.2%★★■★◆★,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均以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展现较强韧性,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7%◆■★,基本保持稳定。”谢少锋表示,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落实稳就业稳经济、“两重■★”“两新◆◆”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我国工业经济基础强■◆、韧性强、创新活跃的优势◆◆★■■,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目前,我国中试平台建设主要聚焦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需求等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急需的6个关键领域,加快打造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促进中试资源互联互通。”谢少锋介绍◆◆◆,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提升中试能力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目标,突出中试平台的区域特色和支撑作用,引导中试平台提升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力争2025年底前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确定26个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名单,新支持35个城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印发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行业治理取得积极进展,整车企业积极承诺缩短支付账期■◆★■★◆,钢铁◆■、水泥行业企业效益有所改善,光伏行业总体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同时我们也看到★◆★◆★,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外部不确定性需加强应对◆■、产业结构性矛盾需妥善化解。”谢少锋表示★★,下一步将在巩固基础、提升质量■★◆■■、培育动能、优化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与生产许可证;移动操作机器人实现“手足眼◆★★■”一体化控制★◆■◆■,在航天航空、半导体◆■★◆、医药等制造环节应用超千台★◆■■;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25.5%上半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速,创新应用成果加速落地。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6.5%和6■■★◆.3%■★■;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实施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等介绍了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绿色发展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传统产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接下来将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从原料、用能★◆■★★◆、工艺、产品4方面发力,深挖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潜力■◆◆◆■■,推动传统产业★◆■■“扩绿增效”。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当前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持续加强。我国孕育并开源共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向各行业领域渗透★■◆★◆■,首型取消驾驶室的纯电无人矿卡在我国煤矿投入运营,大模型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落地■★,为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助力。
截至上半年,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过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上半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扎实★★■■◆,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推进。截至6月底,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中心★◆◆◆,将重点领域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较上年底增加0.8万户,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超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量质齐升,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5%和16■■■.4%,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